一片树叶凭啥能卖出2万元天价?配资专业股票理财
浙江大叔拒绝7000万收购,用5年时间把“烧火柴”变成“摇钱树”,员工集体变身百万富翁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浙江绍兴有个叫董红卫的大叔,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"树叶富豪",他靠种一种会"产黄金"的树,一年能赚上亿,连养的鸡都能卖500块一只。
2013年冬天,董红卫不小心扭了脚,肿得跟馒头似的,村里老人给他出主意,用一种树叶煮水泡脚,说来也怪,没过两天他的脚居然消肿了,董红卫就寻思,这到底是啥神叶子?
打听才知道,原来这是龙脑樟树的叶子,叶子煮水能治风湿,他当时还不知道,这叶子背后藏着个金矿,从这树上提取的天然冰片,在药材市场能卖到2万块钱一斤。
要说董红卫也是个狠角色,他早年在绍兴做黄酒生意,练就了一手"闻香识酒"的绝活,别人拿瓶酒蒙上眼睛,他闻闻就知道是哪年的酒,好坏分毫不差。
靠着这本事,他每年稳稳赚个三四十万,小日子过得挺滋润,但市场就那么大,黄酒生意渐渐遇到瓶颈,他就琢磨着换个赛道。
听说龙脑樟树叶能卖大钱,他立马坐不住了,当时湖南、江西那边已经有人种这种树,但都是卖普通冰片,价格才2000块一斤
董红卫一算账,要是能种出纯度高的天然冰片,价格翻十倍都不止,这就好比普通白酒和茅台的区别,市场空间大着呢。
说干就干,他果断把黄酒生意扔了,回老家包了20亩地,第一年引进100多棵树苗,结果发现不对劲,这些树叶子是细长的,跟正宗的圆叶子龙脑樟不一样,原来他买的是变异品种,提取的冰片纯度不够。
员工都劝他,留着这些树还能卖普通冰片回本,可董红卫铁了心要种正宗货,一咬牙把树全砍了。
这波操作直接亏了100多万,但董红卫没放弃,2014年又投入80万,专门培育纯正树苗,每天泡在地里,剪枝条、插大棚,三个月才培育出70多棵合格树苗。
眼看着要成气候了,2015年一场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,把90%的树苗都冻死了,当时他卡里只剩5000块,还是女儿的学费,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。
就在最绝望的时候,有人找上门说要7000万收购他的技术和公司,换做别人早乐疯了,但董红卫却死活不同意,他硬着头皮卖房卖车,凑了300多万给员工发工资,继续种树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6年终于成功提取出纯度96%的天然冰片,这白色粉末一亮相,直接成了抢手货,药店、药厂抢着要。
当年就卖了300多万,但董红卫不满足,他跟大学合作搞研发,弄出了龙脑精油、龙脑水化妆品,这些东西附加值更高,年销售额蹭蹭往上涨。
不过新问题又来了,虫灾成了心腹大患,一片叶子值两毛钱,虫子一天能吃五斤叶子,相当于每天啃掉五块钱,雇人捉虫成本太高,董红卫蹲在地头观察了半个月,突然有了主意——养鸡!
这些大公鸡捉虫又快又准,还能吃鸡粪当肥料,更绝的是,吃虫子的鸡长得壮实,肉质带着股薄荷清香,农家乐抢着订货,一只能卖500块。
现在他的种植园有500多亩地,形成了完整生态链:树叶子产冰片,鸡吃虫施肥,鸡粪再滋养树木。
跟着他干的员工,好些都成了百万富翁,有的开了自己的种植园。
要说董红卫的成功秘诀,有三点特别值得说道:
90年代黄酒市场饱和,他果断转型;发现龙脑樟价值后,又瞄准高端市场,别人卖普通冰片,他专攻纯度96%的高端货,硬生生在生意场撕开条口子。
董红卫是个能扛事的人,两次重大危机都没击垮他:第一次树苗变异果断止损,第二次天灾后宁可借钱也不卖公司,这种韧性在创业路上太重要了。
养鸡治虫这招,既解决了虫害,又多赚了钱,还形成生态循环,这种"一石三鸟"的智慧,正是很多创业者欠缺的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生意看着美,真要干可不容易,龙脑樟树从种到结果要七八年,前期投入大,技术门槛高,董红卫能成功,除了运气,更多是靠死磕。
他专门建了大棚培育树苗,夏天顶着40度高温在大棚里剪枝,冬天裹着军大衣巡山防冻害,员工都说,他比照顾孩子还上心。
现在天然冰片市场越来越火,全球规模预计到2025年能到几十亿美元,国内像云南、贵州这些地方都在跟风种植,但真正能做出高纯度产品的没几家。
董红卫的经验说明,搞农业不能光靠蛮干,得把技术、市场和生态结合起来,才能走向成功。
老话说的好,"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",绍兴人祖祖辈辈酿黄酒,他愣是把黄酒生意转型成了"种树经济",这说明干事业不能死守传统,得跟着时代变。
但变来变去,有些东西不能变,比如对品质的坚持,对诚信的坚守,就像他宁可亏本也不卖变异树苗,这种死磕到底的劲头,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。
董红卫的成功有偶然性,比如受伤发现树叶,但更多的是必然,持续学习、敢于试错、耐得住寂寞。
就像种树配资专业股票理财,今天埋下的种子,可能要七八年才能结果,没有这份耐心,光想着赚快钱,迟早要栽跟头。
鸿岳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